悅性飲食的奇蹟

近40年來,素食的風氣愈來愈流行,但是人們卻不太了解素食對於修習瑜伽和靜坐的重要。

瑜伽的素食觀基於食物對心靈的影響(Food for thought)及不傷生的民胞物與的人道精神考慮,更是有別於其他的素食系統。

 

根據瑜伽的哲學,自然界的力量有三種特性,而各種食物也會其中一種支配,故食物分為下列三種:

一、.悅性食物——對身體、心靈均有益

包括所有主要的五穀類,如米、小麥、大麥等;所有豆類(除了灰扁豆(Khesa’ri)及橘紅色的洋扁豆(masu’r));所有的水果及根莖類;各類蔬菜(除了紫色蘿蔔、白茄子、洋蔥,蒜及菇菌類);牛奶及奶製品;所有的綠色葉菜(除了紅落葵和芥菜)。

除了辛辣香料之外的各種香料以及甜點都是悅性食物。練習瑜伽的人需要攝取悅性食物。

 

二、變性食物——使心靈動盪不安

此類食物對身體有益,但對心靈無影響;或對心靈有益,但對身體無影響,皆為變性食物,例如茶、咖啡、巧克力、汽水和辛辣香料等。

三、惰性食物——對身體、心靈均無益

至少對身體或心靈之一有害的食物稱為惰性食物。陳腐的食物、動物的肉、雞蛋、菇菌類和五辛等,以及各類麻醉品均屬於惰性食物。惰性食物會阻礙人的意識,並且刺激下層脈輪(能量中心點)的負面情緒傾向,以致瑜伽修者難以達到精神上的純淨。

為了身體的健康與心靈的平靜,瑜伽修習者均以悅性食物為主,少吃變性食物而完全避免惰性食物。然而這些種類的區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,隨著氣候、個人身體狀況而有些彈性的變化。例如在寒冷的冰天雪地,惰性食物會變成變性食物,而變性食物會變成悅性食物。

 

如需要更多資訊或嘗試悅性的素食,請前來本中心位於大嶼山的靜修營。